不必担心被 AI 所取代

近几年,AI 的发展速度令人眩目。从智能分析到自动生成,从辅助编程到决策支持,几乎每个行业都在被它重塑。

于是一个广泛的担忧开始蔓延:

“我们会不会被 AI 取代?”

特别是在软件行业,这种焦虑更是常态。

这种担忧并非毫无道理,但也远不至此。今天的 AI 热更像是一场新的淘金热——真正一夜暴富的矿工依然稀少,赚最多的是卖铲子、卖帐篷的那批人。

尽管各大 AI 公司的研发投入逐年增长,但目前这些投入更多依赖投资者的支持,而非直接来自消费者的需求。

许多人设想未来企业会完全抛弃人类开发者,所有代码都由AI自动生成。他们想象一个人加一个AI就能打造出完整产品,小公司不再需要招聘员工。

但现实可能恰恰相反。

小公司更需要开发者

有一个普遍误解:

“AI 自动写代码,一个人一个 AI 就能做出完整产品,小公司更没必要招聘开发了。”

实际上,对小公司而言,情况可能完全相反。

真正参与过项目开发的人都知道,编写代码只是项目中的一环,更多时间其实花在与设计、产品、运营等各方的沟通协调上。

难以明确的产品需求、模糊不清的业务逻辑、频繁变化的项目决策、团队间的沟通障碍——这些问题不会因为AI的引入而消失。恰恰相反,当AI将编码变成项目中相对简单的部分时,这些挑战的重要性反而更加凸显。

大公司流程成熟、角色明确、业务稳定,即使引入 AI 开发,也有一整套规范约束产出。而在小公司,情况截然不同。

小公司的首要目标是生存,需要员工“少花钱、多办事、办好事的”。它们通常没有足够资源建立从需求到上线的规范化流程,节省成本是底线思维。

而小公司的需求往往极其模糊,产品方向可能一周一变,运营、市场、策划等角色本身也可能并不明确。

没有文档,没有流程,甚至连项目为什么这样做都可能靠口头传达。

而 AI 是规则产物,它需要的是规则的输入,是要纯黑色这样的具体的要求,而不是空泛的暗一些。

更何况,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技术出身,具有与 AI 进行良好沟通的能力。

不是有个经典笑话:“内容需要外行人进行审阅,但如果你能看懂就证明你不是外行人;你看不懂你怎么敢审阅的?”。

AI 的局限性

目前的AI本质上还是一个中文房间。尽管它看起来能理解人类语言,但这不过是海量数据训练后的结果。AI并非真正理解你的话语,而是根据输入推测出可能的输出。

况且 AI 是没有生存压力的。说是就是,说不是就是不是,它不会明白什么是责任,什么是自愿。你也没法向 AI 问责,因为“内容由 AI 生成,仅供参考。”

这意味着,无论你的需求充满多少漏洞、多么天马行空,AI都会尽力给出回应。即使面对充满矛盾和幻想的需求,AI也能产出看似合理且完美的结果——但这些结果往往像气球一样,一戳就破,而这,便是 AI 的幻觉。

在这种环境下,人类开发者的价值不仅仅是写代码,而是在于能够把模糊需求转化成落地方案。能在开发过程中与产品、运营、管理者沟通理解真实意图;在条件不断变化时快速调整方向;主动发现需求漏洞并提供更好的实现方式;在混乱中维持项目的基本可控性。

这些都需要高度的上下文理解与人类特有的沟通能力。

而目前的 AI 还并不具备自主行动能力,依然像个木头一样,等待着使用者的输入来踢一下动一下。

因此,小公司恰恰最需要那些能够以人类方式理解需求的开发者,而非仅仅会写代码的执行者。

大公司与 AI 的契合

相比之下,公司规模越大越规范,越容易全面拥抱 AI。

因为大公司的流程非常明确。

  • 需求文档细致到每个按钮的交互;
  • 设计规范统一、版本管理清晰;
  • 开发规范严格,测试流程成熟。

而 AI 的本质是代码构建而成的规则产物。它天然就擅长处理明确、标准化、结构化的任务。当一个任务流程越成熟、越可预测,AI 的介入成功率就越高。

因此,大公司更容易做到自动生成基础代码、自动化测试、自动化文档编写、自动分析日志并定位问题、自动构建流水线、甚至自动生成 UI 原型或数据模型。

流程越完善,AI 的作用越大;流程越混乱,人类越难以被替代。

可归根结底,这些完善的规范流程也需要人类来建立。而没有什么规范流程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,每条安全守则的背后,都是一个个前人踩过的坑,完善的规范流程是

未来的开发者

未来真正被淘汰的只会是埋头写业务代码的开发者。

因为 AI 替代的是重复、标准化、结构化的部分,而不是沟通、理解、判断、创造。

它只能承担部分标准化的开发工作,而无法承担那些具有创造性的工作,因为现有的 AI 是通过海量数据训练而来的。而不会推陈出新。

开发者不需要担忧被 AI 取代,而是应该担忧如何使用 AI 扩大自己的生产力。

除非强人工智能出现,否则 AI 终究只是工具,是工具就需要有人来驱动,我们永远不会因为 AI 而失去工作,只可能因为不用 AI 而失去工作。

它是辅助者、执行者、加速器,而不是驱动方向的人。

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,人类开发者在沟通、判断、创造、理解这些核心能力上的价值不会因为 AI 的出现而减少,反而会进一步凸显。

更何况,AI 也是由人类所创造的。

注:这篇文章由我本人编写初稿,采用 AI 润色。


不必担心被 AI 所取代
https://www.inksha.com/archives/bu-bi-dan-xin-bei-ai-suo-qu-dai
作者
inksha
发布于
2025年11月20日
许可协议